今年,被“冷落”在蜂窝物联网家族某个角落的cat1突然蹿升,成为物联网产业的新晋网红。运营商、芯片厂商、模组厂商纷纷力推,新产品不断问世,并将进一步带动终端产品价格走低和大规模部署,瞄准下一个亿级蜂窝物联网连接。
(图1-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-分通信制式的模组出货量预测)
按照网络速率划分,蜂窝物联网连接分布大致是“136”的比例,10%“高速率”,30%“中速率”,60%“低速率”。高速率可用cat4以上以及5g承载,低速率可用nb-iot承载,中速率则可以用cat1或emtc承载。据strategy analytics报告,到2025年,全球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到23亿,以30%的份额而言,cat1无疑面临巨大的市场机会。
(图2:蜂窝无线通信由2g向5g的演进)
emtc曾一度被行业看好,但高通没有找到足够的支持者,如今已经在事实上“凉凉”。那么,cat1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抢占“新赛道”,去挖掘这30%的中速率市场?今年突然蹿红,是昙花一现,还是从此成长为蜂窝互联网连接的“中流砥柱”?
大器晚成,行业呼唤 cat1
(图3:2/3g退,cat 4贵,nb慢,cat 1抢占物联网中速率赛道)
在今年cat1火爆之前,随着运营商2/3g加速退网,行业市场需要新型蜂窝物联网技术连接,并选择了cat 4或nb-iot支撑。cat 4速率高达150mbps,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物联网连接对高速率的要求;nb-iot则针对低速率、低功耗、低成本的物联网应用,虽然应用广泛,但难以包打天下。
但是,高速率意味着高成本。cat4部署的成本昂贵,资料显示,2017年cat4商用之时,模组成本高达140元,随着芯片方案迭代,目前仍然在70元左右。作为对比,低速率的物联网模组已经降到20元以内。对绝大多数不需要百兆速率的行业应用来说,cat4的价格难以承受,成为物联网大规模商用的一道障碍。
要知道,物联网是一个碎片化的市场,碎片化给行业用户带来了网络部署、芯片/模组成本、功耗、场景化等各类挑战,意味着对成本十分敏感。行业呼唤一类成熟的、高性价比的蜂窝物联网技术,做cat 4的“下沉市场”,填补中速率市场的空白。
cat1和cat 4系出同源,自2009年被3gpp以终端速率等级定义出来后,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状态,如今横空出世,可谓大器晚成。正是因为“血统”和cat 4一样,基于成熟的lte网络,运营商无需升级网络,只需简单的参数配置,允许cat1终端接入网络即可。这为cat1的商用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。定位中速率,使得支持cat1的元器件成本相对较低,具备了承接cat 4下沉市场的“硬实力”。
(图4:专属cat 1的优势)
在政策层面,2020年3月10日,工信部发布了《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就提到,“通过cat1配合满足中等速率物联网需求和语音需求”。这则意见稿发布,也成为了引爆cat1市场的一个导火索。
运营商正在行动
其实,作为lte技术的一类,cat1一直在运营商的视线范围内。早在2017年,中国电信即高调宣布启动cat1商用,并宣布投资亿元补贴cat1模组,促进产业链发展。虽然这一规划过于前瞻性,未能实现产业共振,但使得cat1从3gpp的技术库中“苏醒”,等待着起势的良机。
既然不是一项新技术,那么今年产业链热捧cat1,是否属于热点轮动,“雷声大、雨点小”?要知道,一项技术能否受到市场欢迎,得到终端用户的大规模采用,需要整条产业链的协同发力。cat1赢得了政策关注,收获了运营商的集体青睐,还需要芯片厂商、模组厂商在产品侧打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。
运营商已经行动了起来。中国电信最为积极和热情,早在2016年就提前布局lte cat1生态,推出lte cat 1 dtu,并借助自主研发的统一云平台,实现“终端+通道+平台”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,该方案已在全国多类场景成功落地。目前中国电信支持cat 1的基站,已超过150万站。中国联通虽然没有“官宣”支持cat1,但近期启动公网数字对讲pcba采购,要求“形成cat1语音对讲硬件基础产品”,规模高达50万片。至于中国移动,随着其gsm网络不堪重负,也在调整策略。运营商的强力支持,将是cat 1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。
产业链补齐短板,即将风起
回望2017年中国电信率先商用cat1,可以看到成效不彰的原因一是还没有到网络升级换代的临界点,二是缺乏一款真正的cat1芯片,主要是芯片厂商在cat4等芯片基础上“魔改”而来,例如高通mdm9207-1芯片,导致成本直追cat4,缺乏足够的能量承接这一庞大的下沉市场。
到2019年,两家国内芯片厂商发力。紫光展锐推出了业界首款 lte cat1 bis 物联网 芯片春藤8910dm,使得cat1成本大规模降低成为可能。春藤8910dm采用28nm成熟工艺,支持lte cat1bis和gsm双模,并拥有高集成度;同时集成了蓝牙和wi-fi,长短距通信互补,可实现更稳定的连接;支持volte,同时通过系统优化设计,可实现显著的低功耗优势。
对比lte cat4芯片,春藤8910dm尺寸缩小了30%,功耗降低20%,部署费用降低了30%。同时,展锐cat1终端产品已经实现量产,已经在全球45个国家和157家运营商实现了规模场测和认证,在各行业物联网市场具有广泛的应用。
翱捷科技(asr)也推出了两款cat1芯片,具备多制式、高性能、低功耗、集成语音/视频/拍照等多媒体功能,适用于各种形态的物联网模组、跟踪器和智能硬件。
(图5:lte cat 1紫光展锐vs. asr)
在模组侧,广和通率先支持紫光展锐,推出了基于春藤8910dm的lte cat1 bis模组l610。广和通l610继国内首款通过电信运营商测试认证后,又连续通过ccc、srrc、nal三项认证,成为国内唯一具备量产出货资质的cat1模组。广泛地应用于:pos、新零售、公网对讲、dtu、资产追踪、共享设备、智能电表等领域。
(图6:广和通l610 lte cat 1模组获三证资质)
此外,有方科技于2019年首次推出基于国产芯开发的cat1无线通信模块,移远通信也推出了基于asr平台的cat1模组。可以看到,在cat1模组侧已经拥有丰富的产品,能够在终端层面形成对应用的有效支撑。
综上,cat1并非突然蹿红,背后是政策、产业多种合力共振,可谓天时地利人和。因此,cat1“走红”,也绝非是昙花一现,而是顺应时势,默默积蓄了足够的能量,将在今年承接cat4的下沉市场,响应蜂窝物联网占比30%的中速率连接需求。可以相信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芯片、模组厂商入场,共同迎接物联网风起之时!